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感动温州rdqu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院手足癣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04561.html

编者按:关爱“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最美温州人”——感动温州十大人物寻访活动共收到80余份推荐材料。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市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令人感动的典型人物和群体,他们让感动发芽生根,播撒着润泽人心的温暖,传递着鼓舞前行的力量。温州都市报推出《“感动温州”寻访》栏目,展现年的温州“最美”故事。

3月10日,患有白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谢胡飞在上海治疗。她曾于去年奔赴疫线,诠释白衣天使的担当;支援西部,授业造血,成为牧民心中的好医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坚守岗位,病倒在扶贫攻坚的路上。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两个年幼孩子(大的上小学一年级,小的才满周岁)的母亲,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谢胡飞将孩子托付亲朋照料后(身为公职人员的丈夫在抗疫一线,经常连续加班不能回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一线抗疫工作,连续隔离工作一个月不曾回家,舍小家,顾大家,为抗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4月初,谢胡飞刚从疫情隔离解除出来,便积极响应号召,奔赴距离公里、海拔米的四川省医院,开展东西部扶贫协助工作。初到红原,她头痛、心悸、鼻出血、睡眠困难等一系列的高原反应接踵而至。还没有克服高原反应,她立即投身到紧张的救死扶伤工作中去。为便于开展工作,谢胡飞长期居住在抢救病房。

游牧是当地百姓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手段,游牧特性导致孕妇无法定期产检,再加上就医意识的缺乏,来到这里看病的产妇很多时候病情都很严重。擅长危重孕产妇诊治的谢胡飞便成了救命医生。红原县医疗力量较为薄弱,医生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谢胡飞克服困难、身体力行,在手术台上经常一人“担”三个角色——主刀医生、麻醉师、医助。在半年多的工作中,她成功救治30多例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围产期死亡病例。6月23日,为了抢救一名羊水噎着的新生儿,不惜冒着被感染乙肝的风险,争分夺秒地拿起吸引管,用嘴去吸引新生儿咽喉部的羊水。最终,新生儿成功复苏,她挽回一条宝贵的新生命!当地牧民亲切的称她为好“门巴”(藏语:医生)。

除了是一名医生,谢胡飞还主动担起“老师”的角色,将胎心监护、新生儿复苏、危重产妇管理等医学知识和实战经验以“传帮带”的形式,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当地医生。她常说:“希望在我支援结束时,能为红原留下点什么。”她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医院各类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流程及产程管理,为科内医务人员做《产时胎心监护》、《产程管理》及《新生儿复苏》等方面的培训,不遗余力地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助力红原县红十字会开展“让草原妈妈更健康”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医院妇产科主任妥以芝说:“以前很多手术我们不敢做,现在大家有底气独立做手术了。”她的同事郭明翠说,每次跟着谢胡飞上手术台,都能学到很多新知识,但更多的是学到她身上那种完全忘我的敬业精神。

长期坚守在高原扶贫岗位上谢胡飞在11月的一次体检中,发现某项指标严重异常,后到上海进行复查并被确诊为白血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她勇敢面对,无论在家休养还是住院治疗期间依旧不忘红原,内心牵挂着那片草地上的牧民们。

去年12月,永嘉县委书记王彩莲、阿坝州红原县委书记廖敏先后做出号召*员干部向谢胡飞同志学习的批示,两地干部群众掀起了一场学习谢胡飞的热潮。

(温都记者叶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