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以外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从来没登上过富豪榜前。就这样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不仅先后拿下不锈钢和镍铁产业两个全球第一,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建立起中国话语权。
他,就是不锈钢大王--项光达。
1、汽车电池产业绕不开的人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激荡,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核心,围绕电池的争斗尤其激烈。
年,当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等全球电池巨头打得不可开交时,大家突然发现国内锂电池装机量第五冒出一家成立仅3年的电池厂商,那就是瑞浦能源。
年7月份瑞浦能源才第一次跻身前十,自此排名不断上升,到年度排名已能够位居第8。
成立于年10月25日的瑞浦能源,有20多家新能源车企抢着下单,其中就有广汽、吉利,彼时其生产基地二期还没建好。瑞浦能源为什么这么受追捧?
这要从锂电池的产业链说起,整条产业链可以分为:①上游镍钴锰等原材料企业②正极前驱体③锂电池生产企业④车企等。在上游原料环节中,仅稀有金属镍在电池总成本中就占了将近百分之三十,更别提高镍、超高镍电池,所以镍的价格对电池的成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不过对于瑞浦来说,获取低价镍是小菜一碟,因为它的母公司永青科技是一家生产金属镍的新能源公司。永青科技手握半个汽车电池产业的命脉,瑞浦能源才经历了三年的发展期,它已经实现了超快发展乃至质的飞跃。
为什么永青科技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因为它的母公司青山控股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镍铁生产商之一。作为全球重要镍资源的掌控者和最大生产者,青山集团依托镍铁冶炼产业,以每年约30万吨镍当量占据世界产能的12%;在镍铬合金材料开发上,目前已达到近千亿销售收入,并成为苹果等公司一级供应商。
从瑞浦到永青再到青山,三家公司就打通了从上游镍原料到下游车企的全链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核心。而它们的背后,站着同一个人——青山集团董事局主席项光达。
2、世界镍王的奋斗史
项光达,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温州商人,实力却堪称工业界的世界第一,不容小觑。如果不是因为最近出现在各种榜单才进入大众视野,这位整天穿梭在生产一线的大佬可能一直低调隐秘下去。
年8月,在财富世界强的榜单上,青山集团以亿元的营收排名,超越小米、格力,紧追李嘉诚的长江实业。
项光达于年出生于温州,年他和亲戚张积敏一起创业,建起一个生产汽车门窗的小作坊。年,与大客户一汽公司在温州合资建造一个5万吨轧钢项目,生产汽车轮辋用钢。年,项光达、张积敏等合伙创办浙江丰业集团,这是我国第一家生产钢铁的民营企业。
温州人以做各种小商品闻名,喜欢尝试各种赚钱机会,但项光达不一样,他宁愿紧盯一件事做遍。即使在年前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铁市场逐渐出现产能过剩势头,很多民营钢厂大批倒闭。青山也受到不小的冲击,承受着市场和资金链双重压力。当时钢铁行业前景不明,而当时温州随便一个炒房团手里都有百亿级的项目,山西海鑫钢铁的董事长李兆会就是靠转型房地产和金融成了山西首富,可项光达坚决不愿意搞房地产、做金融,他不仅坚信钢铁行业前景巨大,而且在那样不好的环境下,笃信青山的机会来了。
自年项光达下海创业进入钢铁行业到现在,工厂遍布福建、广东、浙江、河南等多地,业务延伸至印尼、印度、美国和津巴布韦等多国。
不锈钢领域,青山已形成年产超0万吨产能,自年起稳居全球第一;镍铁冶炼产业,以每年约30万吨镍当量占据全世界产能的12%,全球第一;镍铬合金材料开发,年产值近千亿,成为苹果等公司一级供应商;新能源领域,入局三年成为国内锂电池企业前五强。
项光达把自己涉足的每个领域的成功“归功于我们不认命,敢闯。”
3、粉碎国外镍霸权,一把钢刀直插上游
年至年,国内的钢铁企业倒掉一半。“*工之光”东北特钢倒了,世界强渤海钢铁倒了,搞房地产续命的海鑫钢铁最终也倒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下游钢材价格却一直下降,炼一吨钢的利润一度买不了一瓶矿泉水。全国钢铁企业总负债达到惊人的3万亿。
在长达十多年的去产能周期中,项光达死守主业,不肯放弃,但也不是坐等死。别人节衣缩食,他却每年至少拿出亿元开发新项目新技术,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回转窑—矿热炉(RKEF)冶炼工艺,又带队研发出RKEF—AOD炉双联法新技术,把不锈钢冶炼的总能耗砍掉了50%,每吨成本节省元。
研发技术的同时,项光达把目光投向成本端。在不锈钢生产原料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并非铁矿,而是起到耐高温腐蚀作用的镍金属。以系不锈钢为例,镍占成本比例的50%以上。
中国作为第一产钢大国,消耗了全球56%的镍,但八成以上依赖进口。卖方市场下,国际上生产镍金属的巨头公司动辄提价,把国内钢铁行业利润压缩到不足4%,薄如刀刃,而国外矿山利润却高达40%。
提到外国的镍霸权,项光达曾经特别无奈。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打破资源垄断,结束任人宰割的命运。年、年,趁金融危机把跨国矿企分身乏术,他悄悄摸到世界最大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重金抢下4.7万公顷红土镍矿开采权,成功打入上游镍矿生产行业。
之后几年,项光达以不少于亿美元的规划投资,在印尼、印度、津巴布韦等海外各国买矿建园,仅印尼的青山工业园就建有万吨镍铁产能,接近中国全年镍铁产量的一半。
付出是有效果的,青山悄无声息地爬升至全球镍铁老大之位,其高歌猛进的成长惊艳所有人,实现镍自由的项光达也拥有了打赢钢铁大战的利器。
年至年,青山不锈钢产量从百万吨增至千万吨,销售额从几百亿增至0多亿元,超越“南宝北太”,甩开欧美百年钢铁巨头,成为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
更重要的是,项光达对镍矿的大规模开发,令青山摆脱了被动的国际镍价波动,拥有了成本自主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原来国外卖我们50万元/吨的时候,它的成本也就10元,现在青山进*镍行业,把成本减了下来(期货镍价约十几万元/吨),支持了国内产业。”项光达不无自豪地说。
4、功名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做企业,项光达的信条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中流砥柱。从32年前的小作坊,一路攻技术、破垄断、抢矿山、砍成本、超越国营大厂,甚至把蒂森克虏伯这种世界钢王逼得放弃不锈钢业务,这个温州人真正做到了一往无前。
令人欣慰的是,屠龙勇士没有把自己变成恶龙。项光达与国内众多同行、材料商,尤其是同样受制于镍金属短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各方合作,以青山的海外矿权和工业园区,为中国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帮助中国企业在关键产业链打入中心位置。
前几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打响正极材料卡位战,中国企业正欲加速超车欧美日,紧要关头,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意识到镍供应可能要出问题。许开华后来找到青山,希望对方出手相帮。项光达凭借自己在印尼的关系,帮格林美“一路绿灯”把工厂建到了镍矿旁边。“他给了我信心。”许开华说:“青山在印尼的工厂、港口、电力和道路(给我们)使用都不成问题。我们的成本降了一半。”
在青山的火力支援下,中伟、格林美陆续发展成全球最大电池前驱材料企业,现在是特斯拉、LG、三星的上游供应商。
以一己之力,重塑全球不锈钢和镍金属两大工业格局,以镍能力凝聚中国新能源电池势力,在关键环节形成卡别人脖子的集群优势,项光达建立了全行业“功成必定有我”的重要隐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在实干的企业家那里或许比登上富豪榜更有价值。
青山登顶钢铁大王后,项光达对《温州都市报》说:“在很多人眼里,青山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其实不是的,青山每年都用至少百亿的项目投入来保证若干年后可靠的效益产出。有巨大的投入,注重创新,才会有后期几何式的增长。”对企业家来说,今天埋下了种子,一步一个脚印,埋头做实业,明年、后年的收成,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陆家嘴金融艺术俱乐部、陆金智库成员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