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3月7日),“建议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登上微博热搜,网友“沸”了。
全国两会温籍人大代表蒋胜男在《关于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中提出的“公务员考试应打破35岁门槛”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话题,并引发全网热议:一度冲上3月7日微博热搜榜第一,截至昨日下午3时该话题阅读量已超6.4亿,讨论量达3.3万人次。
昨日,温都记者就此专访蒋胜男,了解该建议背后的深意。
在她眼中:“35岁门槛”对就业环境造成了三大不利影响
据介绍,这个“35岁门槛”的提法源于年《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中第四章第十六条“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第二款“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于当时是有其特殊原因。但近年来许多就业单位却以此条为依据,对从业人员进行年龄岐视;甚至有单位对于35岁以上再就业人员设定了巨大障碍。“这样一种35岁的年龄限制,对于大量的劳动者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她认为,目前这个“35岁门槛”对就业环境造成了三大不利影响:
一是成为用人市场年龄限制的潜在示范。她表示,35岁的年龄限制给全社会传递出一种消极的信号。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公务员录用的年龄限制,在招聘时会将最高应聘年龄设置在35岁,一些互联网企业甚至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时也将35岁人为定义成分界线。公务员录用的“35岁门槛”侧面鼓励了企业“用新不用老”的用工逻辑。
二是极大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不平等用工环境使得他们随时都有面临失业或边缘化的风险,将大大加剧他们的职业压力和生活焦虑。同时因为‘35岁门槛’而畏惧二次就业风险,也会让从业者不敢跳槽、不敢有想法,固步自封。”她认为,这会导致企业整体的慢慢僵化,丧失创新的动力,由此将使得社会发展陷入固化的格局。
三是对于整个社会创业创新、婚育、家庭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35岁的人正是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也是最苦最难的一个状态。”她表示,“35岁门槛”容易导致在从业者35岁以前压力重大,过度“内卷”,甚至不敢走入婚姻,既怕未储够孩子的教育金而不敢生育,也怕生育以后影响拼博事业。她呼吁破除35岁年龄限制,以盘活我国35至50岁劳动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当正视35岁以上劳动力人群的价值,及时破除‘35岁年龄限制’的观念,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她认为,唯才是举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年龄不应被赋予那么高的权重。主流价值观对用工年龄限制的破除才能真正扭转全社会对此观念的固守。
“年龄的放宽,不仅只是一个公务员年龄的放宽,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比较良好的引导作用。”她强调,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将有效缓解用人市场的‘35岁现象’,才能盘活35-50岁劳动力人口的工作积极性,为我国未来即将步入的老龄化社会加固劳动力市场中流砥柱的力量。“与此同时,我还认为解决35岁门槛问题,更是解决延退、适龄生育人群生育意愿、人口老龄化等一揽子问题的钥匙和支点。”
而蒋胜男的这一建议,获得了不少媒体和网友的支持和声援。
《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就此发声:报考公务员不能超过35岁,这本身就于法无据,也不合情理。公务员招考,重在选贤任能。而贤与能,都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深圳卫视《正午30分》节目也透露,在该话题热议的背后是民众对于破除职场上普遍存在的“35岁歧视”的渴盼。这种赤裸裸的年龄歧视确实应该破除,只有破除就业“中年歧视”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公务员考试应该限制年龄吗?
在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投票中,
多数网友选择了“行业不该有年龄限制”。
不少网友表示
35岁更加稳重成熟,更能胜任工作
↓
也有网友担心
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压力
↓
也有网友建议
取消专业限制和性别限制
↓
据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蒋胜男还提交了《关于明确将代孕行为归于刑事犯罪的建议》、《依据著作权法规定严格落实编剧署名权及名次权的建议》、《关于要求将新建甬台温高铁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等其他7个建议。
你有什么看法?
来源:温州都市报综合南方都市报(nddaily)、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都市快报
作者:温都记者张新彤
编辑:张思思
校对:郑凌
审核:潘贤群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