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州都市报第22版ldquo开学 [复制链接]

1#

本文于年11月25日发表于《温州都市报》

12月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将联合本报开学周刊,举办“国际视野下的求学之路”温州专场主题论坛,和温州的家长、学生以及同行共同谋划和展示走向全球优质教育的路线图。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私立高端国际学校,年9月正式开学,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

学校好不好?除了看硬件,还要看课程

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建筑楼群在中国传统桥、院、庭、台、堂、园、廊、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精致的空间格局,不超过20人的小班拥有80平方米的大空间。综合性科学研究中心内置创意客厅、机器人技术、3D打印、航空模型等实验室。天文台、气象台和航天馆拥有先进的观测设备。

该校中轴线的中心区域拥有室内剧院和室外音乐广场,艺术街区除了主题博物馆外,还集中了十几个艺术专用教室。漫步校园,可以看到花房、水八仙池、樱花大道,整个校园被打造成大自然课堂,一花一草一木都与科普教育密切相关。

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将开设小学、初中及高中课程。小学和初中在中国课程的基础上契合国际课程,引入国际文凭组织小学课程(IBPYP)和初中课程(IBMYP);高中分Alevel课程和IB课程,并提供AP课程,逐步开设西班牙、法语、阿拉伯、意大利等二十几个多语种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热情和能力与世界多元文化打交道。

在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学生将被最大限度地“浸泡”在英语学习环境中,许多课程由外籍教师进行教学,通过“体验式”、“项目式”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数据“学习仪表盘”则将精准地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校好不好?除了看老师,还要看图书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强大的师资团队将成为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学术指导力量。以总校长*燕明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包括来自英国、美国、阿根廷的国际课程管理者,要求学校的所有外教具备自身所在国的教师资格证,大部分中方教师具备海外学习背景,打造大美校园,古今中外文化与文明兼容并蓄。

北外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图书馆面积达多平方米,分别是小学绘本馆、小学图书馆、初中图书馆和高中图书馆。

图书馆有管理查询系统、电子阅读系统、音像阅读系统,以及时下非常火的VR(虚拟现实)体验系统。

图书馆的藏书计划达到多册,其中绘本馆册,小学馆册,初中馆册,高中馆册,其中,外文版的书籍会占到相当高的比例,光高中部外文书就有册。与全球最大的出版集团达成合作,被授予“企鹅兰登国际示范图书馆”。

该校有个选书委员会,12个成员个个有来头:如李欧梵是著名学者,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荣休教授,著有《铁屋中的呐喊》;董强是傅雷翻译奖评委会主席,米兰·昆德拉的中国弟子,刚当选为法兰西学院外籍终身院士。

活动好不好?主要看嘉宾

本次主题论坛请来的都是教育界的大咖:

特邀嘉宾:

曹文国际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北外国际课程中心主任,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CIE)中国剑桥教学联盟北方区主席。吴浩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文分社创社社长。叶翠微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战略研究会高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

特邀主持:

孙昌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诗创委副主任,杭州作家协会副主席,都市快报图书工作室主任。曾任教职十余年,近年致力于民国教育研究,已出版个人作品二十余部。

这些嘉宾将就“培养有故事的孩子——走向全球优质教育路线图”、“国际教育求学之路上中国孩子的国学底气”等主题进行探讨,并与现场的温州家长和学生互动交流。

活动时间:

12月3日13:15入场,13:30开始

活动地点:

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万和宫(温州市鹿城区江滨东路1号)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王晓余

报名扫码

?

招生处

分享 转发
TOP
2#

-11-25,《温州都市报》第22版“开学周刊”报道我校年亲子嘉年华运动会,原文如下:

文化学习很重要,强壮体魄也很重要。温州市籀园小学年亲子嘉年华运动会日前举行,亲子跳绳、往返接力……运动场上弥漫着“全家总动员”式的运动氛围,一个从学校到班级再到家庭的梯队式,面向人人的运动体系日渐成形。

学校搭台,体育课有特色

功课表上,市籀园小学的体育课显得与众不同:一二年级有国际象棋课、形体课;三四年级有游泳课;五年级有足球课;六年级有篮球课。这些特色课程都有一定的技能指导性,面向全体,人人参与。除了普及型体育课程,学校的拓展性课程中还有健美操、武术等供学生选修。“这样的课程设置旨在尊重学生个性,挖掘他们的兴趣。”校长金子翔说。

学校的具体教学也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游泳课实行分层教学,一个班配备2名以上体育老师,不会游泳和有一定游泳基础的学生区别教学。从五年级开始,男生女生体育课还实行分班教学,男生由男老师上课,女生由女老师上课。“男生和女生在体质测试中的成绩要求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样的授课方式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体育老师郑小真说。

少年体学院和亲子运动会则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体学院院长梅万利介绍,“少年体学院几乎每个月都有体育主题,如足球月、篮球月、跳绳月、游泳月等”。一年一次的运动会,更是孩子和家长们期待的盛会。

班级自发,集体锻炼兴趣高

在学校氛围的熏陶下,不少班级的学生和家长开始自发组织亲子运动项目。五(9)班有个“一二三”行动:一是指一个月组织一次科考探险、文化苦旅之类的主题活动;二是组建了女子篮球队和男子足球队;三是每月三次“大手拉小手,亲子走全城”夜行。

夜行安排在每周二晚上7点到8点之间,为了配合夜行,老师会减少当天的作业量。“因为是集体行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夜行是分组的,锻炼的不止是运动力,还让孩子们学会团队的概念,学习互相协调和迁就,家长也能相互交流教育心得,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很多。”班主任张清宇说。在今年的亲子嘉年华运动会中,该班两个集体项目分获第一第二名。

全家动员,亲子感情越来越好了

今年的亲子嘉年华运动会上还表彰了十佳亲子运动奖,六(6)班的王嘉临家庭是获奖家庭之一。“全家运动最初源于一个‘体育作业’,暑假里,学校要求完成仰卧起坐等运动项目并做记录。在孩子面前,家长总要以身作则,不能造假。我们全家都开始运动起来了。”王嘉临妈妈说。让她意外的是,暑假作业完成了,运动的习惯却被保留了下来。如今,全家人每周都会进行两三次锻炼,妈妈带着女儿一起做瑜伽,爸爸带着女儿游泳跑步。“运动不再是一个人的作业,亲子感情也变得越来越好了。”王嘉临妈妈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