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红*小学(原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近年来,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注重课程与思*教育的结合,促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在教学与思*教育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肩负光荣使命成立红*小学
位于西宁市东关大街80号的红*小学,是西宁市建校最早的完全小学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教学成绩逐年提升。年6月26日,在全国红*办举行的“红*后代向青海希望工程援建红*小学捐赠仪式”上,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被正式授牌为“中国工农红*青海西宁红*小学”,成为红*后代援建的全国第77所受益学校。学校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层面整体规划,修订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德育教育等方面工作,确保德育教育目标层次化、内容系列化、时间常态化。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实践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打造教育品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红色文化领航打造*建品牌
学校以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展览馆为载体,着力建设“弘扬红色文化,构建幸福校园”的特色学校。在*建工作中,通过打造“红色*建,浸润红小”的*建品牌,以“1+2+4+N”构建红色教育体系。1个核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个发展:是指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双线交织发展;4种常态: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想·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N个载体:以走进实践活动基地等形式,使师生沉浸到红色文化场景中。校园建设处处彰显红色文化内涵,校园的各个区域、楼体、通道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领巾心向*”等宣传语。校园门廊里打造了红色文化墙,走廊顶上装饰的无数颗小红星凝聚在一颗大五角星周围。学校宣传栏里,展示了获得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马伟同学的优秀事迹、红*精神宣讲团简介等相关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去年,学校重修了校门,加强了青海西宁红*小学红色基因传承展览馆建设,使学校红色育人氛围更加浓厚,环境更加优美。
创新德育载体丰富德育内涵
红*小学把革命传统教育融于生活、融于学校各项活动。校领导组织骨干力量编写青海西宁红*小学特色校本教材:《红色精神代代传——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共3册。课堂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科教学中,通过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微机等课程以及少先队活动,让特色文化教育透过课程焕发活力。成立“丝韵红音”乐团,邀请校外艺术团体老师,向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开展每周两次的葫芦丝课。在全省基层关工委工作现场交流会暨传承红色基因展览馆授牌仪式上,“丝韵红音”乐团集体上台表演,优美的乐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革命传统教育少不了红色歌曲的传唱,青海西宁红*小学的学生学唱了《红*小学之歌》《少年*号哒哒响》《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的红*歌》等一系列歌曲。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提高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拓宽知识面,培养正确的理想追求。中国革命历史中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从书籍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是读书的一个目标。学生通过读、看、讲,谈感受、说心得,收获丰硕。品牌教育不仅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校园活动中,还体现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少先队员们遵守学校秩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少先队员的成长,学校大队部启动“红星币”活动,采用了“红色品质我传承争做红小小红星”评价机制。有了充满动力的“红星币”,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积极进步,争取获得“红星币”,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做好人好事,学生们也会收获“红星币”。积攒一定数量“红星币”,可以兑换一个“小红娃”,得到“小红娃”的学生,可以做一次升旗手,得到一本心仪的图书,为大家做一次服务等。“红星币”和“小红娃”的使用,让学生一次次优秀的行为得到及时表扬肯定,让一个个美好的小愿望实现。学科教学中,教师讲革命历史、讲爱国故事、讲现代科技进步中的先进人物、讲新时期涌现的英雄。学校还挖掘和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组织各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
红色文化浸润教育成果丰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红*小学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工作。红*小学展览馆作为省、市、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为全省的中小学生开放,同时也为各企事业机关团体单位和省内外游人开放。馆内主要展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故事、红*英烈画卷的文字图片等余幅,以及“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获得共和国勋章功勋人物,从井冈山收集到的革命时期的老物件。展馆发挥西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作用,带领红*小学及兄弟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始终听*话,跟*走,从小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馆中讲解员由红*小学“红*精神宣讲团”成员(学生)承担。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上,学校“红*精神宣讲团”成员马伟同学获得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11月24日,马越、韩撒热同学被聘为“夏都之声”宣讲团成员。青海西宁红*小学在弘扬红色文化,构建幸福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教育育人,让每个孩子爱上学习,让每个孩子心灵得以呵护,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迸发。幸福是人类终极奋斗的目标之一,幸福教育就像是追求幸福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剂,因此,构建幸福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学校从幸福的教育观、内容、方式方法、途径等开始构建,让家长、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其中,学生们感受到温馨、快乐和生机。活力的课堂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校园氛围,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让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
END全国红*小学简介
全国红*小学建设工程于年由前中央领导李瑞环和老一辈革命家及其亲属倡导发起,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红*小学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底蕴、讲好红色故事,努力把红*小学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摇篮,努力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坚强可靠的接班人。
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小学亲笔回信要求红*小学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所红*小学的建设,覆盖了我国29个省市革命老区,成为我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品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