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县外媒体看民和西海都市报海东民和民 [复制链接]

1#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与兰州市红古区一衣带水、文脉相连、经济相融。长期以来,在河湟文化的熏陶下,两地群众守望相助、互通有无,绘就了一幅甘青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团结画卷。

隆冬时节,西海都市报社“醉美海东·冬行河湟”报道组成员,走进民和县马场垣乡团结村综合服务中心后,已经通了天然气的办公室里暖意融融。在与老*员代表和村委会成员的交谈中,我们找到了“川海民族团结合作示范区”生动而又鲜活的新闻故事。

这个有着户居民,人的团结村,由汉、回两个民族构成。原先叫上庄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土改工作组成员在这里工作时,提出了更名为团结村的建议。

其实,团结村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有着深厚的现实内涵。就拿拓展公路这一件事情来说,全体村民做出了毫无怨言的牺牲。

上个世纪80年代,在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马元良的带领下,村民代表前往民和县上的交通部门协商修建公路事宜。因为,连接川垣公路和国道的交通线正好通过团结村。原先,村里只有一条两米宽的小道,两边全是民房。泥泞狭窄的道路,严重影响了大型车辆的通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之路。

在交通部门专业人员的测量后,村干部带头开始了拆迁工作。当时的村会计汪秉祥家中的土地被占的最多,可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断做家里人的工作,没有一分钱补偿的情况下,全部按照线路规划,主动拆除了一切建筑物。

和汪秉祥一样,团结村的汉族和回族村民为了能修好路,家家户户自发出义务工,拆迁的拆迁、修路基的修路基,有的人还从亲戚家借来拖拉机,加入了声势浩大的公路建设当中。

今年已过花甲之年的村民马忠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修路时的一些建设数据:拆除房屋间、大门72座,修建涵洞10处,占地1.6公顷,义务工人次……

终于,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宽敞的大路修好了,依靠运输的团结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这里地处甘青交通要道,村民纷纷开起了各类沿街铺面,大家伙儿的收入逐年有了提高。

■民和县马场垣乡团结村综合服务中心里,村干部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热心服务。西海都市报社记者祁万强摄

经济发展起来了,大家的心也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

汉族村民王忠德家里有7口人,由于常年多病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先富起来的村民常常自发捐款无偿资助;老*员邓元来的岳母突发疾病,村里有轿车的医院;回族人家中盖新房,汉族群众都会前去搭把手;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上,村里人都会相互拜访或伸手帮忙,两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不分彼此、世代友好……

地处湟水河之畔的团结村,与红古区虎头崖村只有一河之隔。作为两个省份的邻村,村民之间难免有一些小矛盾。尤其是虎头崖村的部分村民,生活在河水之南的团结村境内,在耕地浇水、新建房屋等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小摩擦。

有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或者是一味地回避问题。

马场垣乡*委副书记李祯仁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一直是乡*委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基层老*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在村里和乡里设置专职代访人员,将最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处理。这不,小矛盾最终还是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两个村民之间摒弃了以前的隔阂,现在早就融为了一家人。

就拿团结大桥这件事情来说吧。原先,湟水河上只有一座吊桥,是两地村民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后来,修起来了简单的石拱桥。可是,桥的承重还是很小。

■团结村*支部书记马强(左)和村民代表马忠强,翻看村民意见表。在*员模范带头作用下,做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将一切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全面提升基层综合治理功能。西海都市报社记者祁万强摄

在团结村*支部书记马强的记忆里,为了能顺利实施这一工程,多次与虎头崖村“两委”在废料放置、土方拉运等问题上协商沟通,保证了团结桥施工任务的如期完成。结束了双方群众近在咫尺,互相运输产品却要从川口镇绕道的历史。真正起到了方便群众出行,加强两地贸易往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

凝聚人心,才能汇聚力量,更能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这些年,小小的团结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等一系列国家称号。有了团结,就会有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团结村民族团结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与民和县多年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密不可分。

民和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创建办专职副主任李积林说,只有把民族团结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各项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同步推动,才能共同谱写各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民和县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展现了青海东大门的上各民族凝聚人心,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的辉煌篇章。西海都市报社记者祁万强摄

在民和县城的广场上,有一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这是当地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浓缩画卷,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值得欣慰和荣耀的是,1月19日国家民委公布了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民和县榜上有名。如今,沐浴在*的民族*策阳光下,民和大地春潮涌动、万象更新。走进新时代的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团结奋进,向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目标铿锵前行,齐力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加美好的新图景。

来源

西海都市报社驻河湟记者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