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从谷中来 [复制链接]

1#

远光近影

给岁月留点记忆

影像

歌谣

远光近影

非遗故事

熬制苞谷糖

把糖从植物中取出来,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的伟大发现。重庆市酉阳县小河镇桃坡村7组76岁的庹祥华老人一生从事手工制糖,他所生活的乡村十里八里不时都会看到庹祥华背着苞谷糖(又称麻糖)走村串户的身影,他手里敲打苞谷糖的铁锤和弯曲的铁片也会在乡村留下清新的敲击声,伴随着他嘴里不停地叫卖声,成为桃坡一带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了拍摄苞谷制糖的资料,庹祥华老人给我们讲述和演绎了苞谷制糖的全过程。

制糖首先需要麦芽发酵,用稻谷或麦子在适当的温度下淋水发芽,嫩芽发到五六天即可。用30斤包谷面和水搅拌均匀,在大锅中煮熟,这个过程叫熬苞谷茶。然后将发酵的芽粒粉碎加入锅中,熄火发酵五个小时左右。待水渣分离,然后用滤帕滤过,将水渣完全分离,将水返回锅中,大火慢熬,待水汽蒸发,水花沸腾,则停火。用木杵不停搅拌锅中糖浆五六个小时,眼见乌黑的糖水逐渐变白变干。然后移到冷锅中,适时开始绞糖,拌入芝麻等香料,糖就这样制成。经过一天左右的劳作,包谷面就神奇地变为白晶晶的苞谷糖了。制成的糖甜而利口,香而入味,成为乡村一道特色的美食。

发酵用的谷芽

称量谷芽

粉碎谷芽

将苞谷面加入锅中

熬制包谷茶

将发酵的谷芽粉碎后和入苞谷茶中

发酵后将苞谷茶的渣和水过滤分离

然后将糖水反回锅中熬制

然后停火炒糖

检查糖浆成熟度

起糖到冷锅中

冷却

绞糖

成品

庹祥华卖糖归来

山水清音:

原名*德权,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酉阳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中国摄影报》、《中国楹联报》、《中华辞赋》、《重庆文学》、《四川日报》、《重庆日报》、《贵州日报》、《诗歌报》、《重庆晨报》、《酉水》、《武陵都市报》、《酉阳报》、新华网、人民网等。

云海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