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登上云日报封面记者周梦摄
核心提示昨日,南阳日报以“拥抱全媒体时代小屏在我”为主题的“全媒体开放日”活动,迎来了关心媒体融合发展的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在这次探寻新闻诞生过程,实地感受全媒体运作模式的互动交流中,云日报、无人机、H5、抖音直播带货……颠覆了传统媒体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我们来听听,他们眼中的全媒体都是什么样。
直播带货,牛!牛!牛!
徐辉是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学生,昨天上午,她和9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参加活动。
平时的学习仅仅是理论知识,他们早就想到报社实地体验一下。让她感到新奇和兴奋的是,在南阳网直播中心,她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了主播如何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
就在大家现场观看的5分钟里,主播已卖掉近30单商品,销售额五+六百元。大家很是惊讶。
得知直播带货也是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表现方式,是媒体经营转型的一种尝试,大家纷纷点赞。(记者徐蕾)
一张云日报,新鲜出炉了
“这是我们的云日报,每周六出版,目前也是报社的拳头产品之一。”在政务新媒台,南阳理工学院师生一进入房间,立即被现场展示的电子报纸云日报吸引住了。
简洁明了一贯传承的报头,富有冲击力的大幅照片,随着敲击声不断跳跃的字符,构成了一期期读者喜闻乐见的云日报。“我们能不能现场拍一张照片,然后生成一张属于我们的云日报?”在现场,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罗新宇不无羡慕地问道。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师生共同体验了一把云日报的制作过程。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张专属南阳理工学院师生的云日报新鲜出炉了。“一定要将这个技术学到手,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也要推出这样的校报,必将在学校引起轰动。”罗新宇说。(记者张曦)
新时代,记者都是多面手
上午8时30分,离“全媒体开放日”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南阳师范学院的15名学生便早早来到报社。
学生程靓靓和陈花花都是南阳师范学院新闻系大一新生。“今天名额有限,好多想来的同学都没达成愿望,大家都想来看看自己离从事新闻行业还有多大差距。”陈花花说。
陈花花和同学跟着讲解人来到党媒访谈厅,过了一把访谈栏目主持人的瘾;来到政务新媒台观看了云日报的制作、了解了新闻短视频产品的采编及制作过程。
“我原以为报社的新闻工作者就是写写报道、拍拍照片,参观了一圈才发现,新闻工作者是具备多项技能的多面手,需要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处理,以及传输技术。相比之下,我们离实践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好好学习。”(记者徐蕾)
操作无人机,感觉很新奇
无人机怎么拍摄视频、照片?昨日,全媒体记者的无人机操作展示成了参观人员注目的焦点。
在现场,南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从无人机的分类讲到无人机各个旋翼的作用,再到无人机的摄影技巧。随后,全媒体记者又进行了无人机具体操作展示,围观人员越来越多。在全媒体记者的指导下,一些参观人员也忍不住现场体验了一把。当参观人员看到从空中拍摄的照片后,无不感叹:“果然从空中拍摄的照片,给人的感受不一样,更有冲击力,更美!”(记者李金玺)
忠实老读者,要学新媒体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一位头戴红帽的老先生,每走进一个房间,都认真观察各种设备,详细了解新媒体推出的不同产品。
“我看咱们《南阳日报》已经30多年了,仅家里存的报纸就有一人多高。”老先生名叫杨铭多,是《南阳日报》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集邮爱好者。当他得知报社举办“全媒体开放日”活动,还将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进行访谈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带来了自己收集的关于抗疫的邮品。由于年纪较大,杨老先生不经常使用手机,对新媒体的接触并不多,参观完后,他表示:“今后我也要加强学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