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1岁肖玉林不管年龄多大,总要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36669.html

  文/三湘都市报记者虢灿通讯员江沙图、视频/王珏郭文雯

  人物档案

  肖玉林,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人,年11月生,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金云大队(现金云村)党支部书记,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先进工作者。年,曾作为湖南省工农代表参加国庆大典,获得了毛主席的接见。

  核心提示

  爱穿中山装,爱戴礼帽,党徽总戴在胸前,岁的肖玉林当过几十年村支书,退休后仍在发光发热,百岁高龄坚持经常讲党课。他常说,“好生活更要努力奋斗,不管年龄多大,总要为社会做点贡献。”

  对此,老人曾自题七言诗道明心声:“工作生涯数十春,变幻风云若梦中。回忆少年骑竹马,如今又是白头翁。光阴似箭催人老,怀着赤诚报党恩。爱惜黄昏献余热,保持晚节夕阳红。”

  (6月23日上午,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金云村,肖玉林坐在自家门口,他的身后是满屋的荣誉证书和老照片。)

  百岁忙人

  “当校外辅导员,上党课,到处跑”

  6月23日上午,长沙望城区丁字湾街道金云村,一栋两层民房前,肖玉林穿着中山装,戴着帽子,坐在阴凉处。见有来客,他忙起身招呼女儿泡茶。

  与记者一道来访的金云村党总支书记李学军几大步上前,熟稔地搀着老人的手臂,提高音量,“您老坐,不用招呼我们。”

  得知来意,肖玉林笑眯眯地握手,嘴里不忘“埋怨”李学军:“你早跟我讲,我多准备点吃的。”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来之前,李学军特别叮嘱,老人好客,特地没有提前告知,“今天去,他肯定要怪我。”

  肖玉林热情好客远近闻名,只要有人往家里走,不问原因,先张罗泡茶,再拿吃食。老人早就将自家二楼改成了书屋,村里常“借”场地开会,他总是早早买好水果与零食,次数一多,大家都不好意思来。

  气温不低,老人整齐地穿着两件套的中山装,带着黑色礼帽,胸前的党徽格外显眼。女儿肖茂珍告诉记者,父亲很注意形象,尽管衣服帽子都穿戴了很多年,不新但必须干净。

  女儿的眼里,父亲有点过于“活泼”,“多岁了,根本闲不住。当校外辅导员,上党课,到处跑……”

  “我身体还好,不用打针吃药,每天还能扫扫院子,就是耳朵不太好。”女儿话音未落,老人挺直后背,声音洪亮,“别以为我吹牛,虽然耳朵不好,但我眼睛好,分半(方言,指尺寸小)的字都能看清,不信你拿张报纸来,我给你念。”说完,还对记者开玩笑:“你摘掉眼镜还没我看得清哩!”

  (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金云村的“老支书”工作室里,展出肖玉林年荣获全省劳动模范称号的证书及绶带。)

  创业达人

  “多亏党的政策好,我才能抓住机遇”

  年逾百岁,肖玉林思维清晰还略带跳跃,性格有点“自来熟”,聊起天来,一人掌控全场。

  坐在院子里,仿佛爷爷在与自家孙辈拉家常,絮叨而亲切。

  阳光静落在老人身后的堂屋里,三面墙的荣誉证书和老照片静述着百年故事。照片里,肖老的穿着,多是一个模子:中山装和礼帽。从意气风发到成熟稳重,如今老当益壮。

  肖玉林生于年农历十一月,“挨过饿,才懂得爱惜粮食。我每餐都能吃一碗饭,有没有菜无所谓。”年少的日子,特别难熬。年的长沙,日寇横行,他和家人躲进山中,“饿了几天,才敢冒险回家找吃的,但还是碰上扫荡,我急忙跳进水塘,潜水几十米才躲过一劫,上岸时,全身爬满了蚂蟥。”生死时刻,深刻脑海,老人眉头紧蹙却很快松开,“还好等来了共产党,不用再挨饿,也不用担惊受怕。”

  年,农村初级农业合作社始兴,大家纷纷入社。年,肖玉林担任双湖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琢磨着办一个红砖厂。

  整地、做托板、学技术,只有两台压砖机的红砖厂办起来了,此后成了望城河东地区最大的红砖厂。“几十年来,双湖大队建的集体礼堂、学校、办公房、厂房,用的砖瓦都是这的,还解决了一大批富余劳动力。”李学军说。

  肖玉林抓住的机会不止这一回。年,一家麻石公司下放了一批工人到双湖大队,肖玉林想到本地麻石资源丰富,开始办起了麻石厂。他跟同事辗转多地跑市场,多年经营,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麻石厂拥有三个开采场,工人近两百人,成为双湖大队的主导产业,也是大队核算以工补农的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们念念不忘的,还是解决吃饭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双湖大队由于毗邻湘江,堤废洲荒,常年不是水淹就是干旱,当地还流传着“谁种双湖田,冇得米过年”的说法。肖玉林带领村民修水利,建排渍抗旱机台。抓住双湖大队与丁字运输队合资办农场的机遇,全面解决了双湖大队用电问题。动员全大队民兵围垦三个废湖,修撇洪渠,修二级抗旱平台……几年时间,双湖大队从一个“渍水桶子”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仓”。

  谈起“高光”时刻,肖玉林感慨:“多亏党的政策好,给了机遇,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才能抓住机遇,让自己更有价值。”

  (6月23日上午,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金云村,肖玉林家门口。谈到当年创业过程,肖玉林老人爽朗大笑。)

  公益善人

  “还能动,尽可能多做些事回报党”

  年,肖玉林退休,但他并未因此闲下来。

  “绝不能躺在安乐椅上享清福,我要跨上老有所为的骏马,一如既往地热情工作。”肖玉林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比以前更忙了:组织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协助村干部进行民事调解,协助公安等部门开展法治教育,带领村民巡山防火宣传,在十多所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在自家二楼开辟农家书屋,供人借阅。

  “活到这个岁数享福,全靠党让我吃饱穿暖,日子有盼头。我老了,还能动,得尽可能多做些事回报给党。”肖玉林说。

  老人生活简朴,省吃俭用,可一旦碰上村民有难事,老人总第一个掏腰包。村民张斌特别感慨,“村里有口水塘,几块石头悬空搭建的码头,挑水洗菜很不方便,落雨下雪尤其危险,肖爹就掏了多元修麻石码头。”

  肖玉林热心,却很少麻烦人。女儿常在家中照顾他,他却总是劝女儿回家,“爸爸总说自己能行,不想给我们增加负担。”女儿肖茂珍说,老人平时有空就清扫院子,还去后山拔草,“看着都急,怕他摔着,但就是闲不下来。”

  “我虽然干不了重活,帮点小忙还是行的。你看这一排斗车,都是我摆的,你们肯定摆不了我这么齐。”肖玉林指着院子里整齐的斗车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什么都不缺,日子舒坦,以前想都不敢想。好生活更要努力奋斗,不管年龄多大,总要给社会做点贡献。”

  (6月23日上午,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金云村,肖玉林坐在自家门口,他的身后是满屋的荣誉证书和老照片。)

  长寿秘诀

  清淡饮食,坚持“六勤”

  问及长寿秘诀,肖玉林像孩子般招呼记者随他进了书房,拍着一叠资料说,“这些都是我的宝藏。”资料中夹着一沓泛黄磨边发皱的A4纸,夹子都已生锈,纸上黑色加粗字体的标题写着《平凡人长寿诀》,落款年。

  “这是我十几年前写的,现在身体挺好,说明秘诀很有用的嘛!”老人哈哈一笑,摸了摸自己长耳廓、大耳垂的长寿耳。

  几页纸里,是肖玉林的一些生活心得,除了常见的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不抽烟喝酒外,还总结出了“六勤”:路程几里内无紧急事不乘车,是腿勤;经常写字、剪剪画画,是手勤;学唐诗宋词,宣传党的政策,是嘴勤;老有所学不忘,想为人民服务之想,是心勤;耳听八方,观四方风云,是耳勤和眼勤。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