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喻国明渠道为王的时代早已终结,媒体融合要 [复制链接]

1#

封面新闻记者张路延

“过去有十个渠道的时候,我做到中间水平,就是十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现在一万个渠道,我还做到中间水平,那就只是万分之一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如果媒体融合,仅仅在有限的几个渠道之间做整合、加法、叠加,这种道路本身是有很大问题的。”

5月4日,在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媒体深度融合论坛”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发表了以“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与传媒转型的进路”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渠道为王的时代早就已经终结了。

“我们今天做传统媒介,一定要考虑到用接力、渗透、转换这样一些概念来打造我们的传播产品”,他说,要建立影响力,必须依赖当前主流的社交链条、算法链条的传播,“这些被认为是杂七杂八的东西,实际上正是潮流所在,我们不能与它为敌,应该化敌为友。”

“媒体融合,到现在为止,还比较表面化”

“我们的媒体融合,到现在为止,还比较浅度,浅度包含着表层化或者表面化这些问题,这种表面化,对当前媒体融合来说,其实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发表主题演讲时,喻国明“犀利”开场,迅速点明了他眼中的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他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行动逻辑,但在媒介融合的过程当中,对这一点的贯彻上,比较表面和浅层。

喻国明指出,媒体融合需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关键性逻辑,而市场是一种眼睛向下的操作逻辑,它需要有一种容错和一种自由度的空间。

他用老同学温铁军的研究为例,“他曾经系统研究了中国封建社会长盛不衰的一段历史,从中总结为八个字,叫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我觉得很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封建统治者只要管到县这一级就可以了,县下民间各种事务,民不举官不纠,这个好处一是中央政府极大减少了他们管理的负担和事务的数量,二是给了乡村社会一个比较大的自主创新的自由度空间,这是中国社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他说,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尊重来自于市场、来自于实践的首创精神和经验,先搞清楚市场需求与用户洞察,而不完全是用一种行政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推动。

“渠道为王的时代早已终结,不能仅在有限的几个渠道间做加法”

“媒介融合问题的提出,源自于老百姓使用信息和消费媒介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迫使我们必须要用新的内容、新的渠道,构建新的场景,去满足新的需求,否则我们逻辑起点可能就会发生偏移和错位,反而给我们带来损害。”

喻国明指出,在当前的媒体融合下,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以做强做大自身为依归,强化传统媒介到两微一端的传播能力”,但如果前提不是以市场本身的变化、需求本身的变化来作为归宿点,而是单纯投入技术、资金做大做强,并不能达成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初衷。

他说,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传媒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我们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