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在家干坐着,而是坚持帮助邻里、服务一线,助人为乐,为爱行动。他们免费接送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民警,帮忙运送抗疫物资和捐赠物资,从国外购来口罩无偿捐赠一线,帮小区的老年人、残疾人代买蔬菜和生活用品,解答疑问为居民解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这些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在这些志愿者身上,是中国大地上传承不断的雷锋精神。贾国勇(中)捐赠口罩给一线抗疫人员贾国勇国外购口罩,无偿捐一线“疫情面前,我只是尽我之力所能及,做了一点点小事。”面对记者,40岁的贾国勇如是说。先后斥资数十万元,发动身边人际关系,陆续从泰国、韩国等地购买了近10万个口罩,全部捐赠给省内的医护人员、一线民警、环卫工人等。当疫情形势严峻,物流配送人员不足时,他还当起了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驾车到机场提货,并逐一送到了需要口罩的单位和抗疫人员手中。贾国勇是贵州迈普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1月29日,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发时,他正在贵阳安排部署公司春节期间相关工作。“当时看到新闻说,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缺乏,我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贾国勇说。因公司跟泰国多家旅游公司有业务合作,同时还有领队在泰国,贾国勇的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想方设法从泰国买点口罩回来,赠送给疫情抗击一线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先应应急。有此想法后,他紧急联系了远在泰国的朋友和同事。后经多方努力,先期购买的近8万个口罩运抵贵阳。因为春节放假加上疫情影响,物流配送较为紧张。口罩到了机场后,找不到人和车辆运送。贾国勇又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疫情防控志愿者,自己开车去将这批口罩运了出来,捐赠给了抗疫一线人员。贾国勇(右)伴随疫情形势日趋严重,泰国曼谷、普吉岛等地的药店、超市也出现了一罩难买。当听说距离普吉岛几百公里外的清迈、苏梅岛等地还有少量口罩销售后,贾国勇给正在泰国的公司员工打电话,让他们乘飞机前往清迈等地购买,然后腾空各自行李箱,返程时先将口罩带回贵阳来。2月中旬,贾国勇又托人从韩国购买了个KF94防护口罩。2月20日,货刚刚一到贵阳,他便将这批口罩捐赠给了贵州援助湖北鄂州医疗队及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毕节市蓝天救援队等省内27家单位,供一线工作人员和在一线服务的志愿者使用。疫情期间,口罩那么紧缺,身边有那么好的资源,稍一转手便可以赚到不少钱,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买来的口罩,最后全部无偿捐赠了呢?这样的问题,曾经也有国外的朋友问过贾国勇。“有一次,一位环卫工人收到我们捐赠的口罩后说,自己从来没戴过如此高档的口罩,谢谢你们这些活雷锋!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贾国勇对记者说。覃玉蓉(前排左一)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小区义务消毒员覃玉蓉她是社区好帮手今年59岁的覃玉蓉,家住贵阳市东山达兴花园,一个老旧小区。疫情发生后,小区要成立防疫义务小组,招募义务消毒员、采购员,覃玉蓉在得知的第一时间报了名,如愿成为小区的义务消毒员。从此,每天上午9时30分,下午14时30分,覃玉蓉和另外20余名消毒员一道,义务为整个小区进行消杀。老旧小区步梯房,7层楼背着20多斤重的消毒液,一层一层消毒。每天两次义务消毒,此外覃玉蓉还要和小区志愿者一起在防疫卡点执勤。一天下来,大家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却没有一人打“退堂鼓”。执勤期间,大家经常接到小区里一些老年人、残疾人的求助,希望能帮忙采购生活用品。经统计分工,覃玉蓉和别的志愿者一起,有空就帮忙去超市或者菜场购买,俨然成了小区里的“采购员”。覃玉蓉照顾杨淑芬老人这段时间,小区里的84岁杨淑芬老人和残疾人士何师傅是覃玉蓉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