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者外交与文化交流相辉映vpvdec3b [复制链接]

1#

学者外交与文化交流相辉映


图为柏林市*府大楼悬挂的柏林亚太周大幅广告。人民刘华新摄图为观众参观“亲水之城——青岛图片展”。人民刘华新摄9月6日至17日,柏林亚太周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这是柏林市加强与亚太地区交流与合作的最重要活动,从1997年以来每两年一次,今年是第八届。作为亚洲大国,中国再次登台亮相,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全方位参与其中。专家——国际交流的“使者”今年亚太周的主题是“水、营养、健康”。为此,分别举行了三个专家对话论坛。 “健康论坛”尤其引人注目。中国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研究员三次应邀发言。当他讲到中国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公众比率已达95%,特别是97.5%的农村人口已参加“新农合”时,这些数字显然吸引了全场听众。世界医学会干事长奥特马?克洛伊伯认为,中国医改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保改革,农民参保率的明显增加使中国医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毛群安也坦承中国面临建立稳定持续的医保投入机制、医务人员短缺、公立医院改革等种种挑战。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医疗部协调员约阿希姆?许尔曼博士说,由于该银行对中国有优惠贷款支持医疗发展业务,他正密切关注中国的医改进展。他说,中国医保制度改革已走出“重要一步”,但是中国贫富差别很大,又正面临老龄化加剧趋势,因此任务艰巨,但他相信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应对这些变化给医改带来的挑战。参加“营养论坛”的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章力建博士介绍说,中国有2.4亿农户,要对其农产品实行有效监管,难度很大,但在制定法规、执法监管、检测监测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总体达到96%以上。这也给外国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亚太周主办方认为,清洁的水质与公民健康密不可分。中国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李坤刚高级工程师的发言显然丰富了这一定义。他介绍说,中国的国情与德国等国情明显不同,德国水资源丰富,而中国严重缺水,因此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是中国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江河治理、防洪抗旱等都是中国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他说,通过与其他国家代表的交流,感到在水污染防治、节约用水、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很多方面可以与国外机构相互学习,加强合作。毛群安表示,参加这样的多边国际交流活动对我们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为今后进一步推进专业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青岛——对外交往的“名片”除专家论坛外,中方展示的另一亮点是,举办以“水、营养、健康与青岛”为主题的“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包括中国日、青岛图片展、中德美食对话、中秋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9月8日,“亲水之城——青岛图片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由于青岛与德国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渊源,许多德国人前来参观。展出的90多幅图片既有保存良好的历史遗迹,也有新中国成立后青岛与德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情况,特别是青岛作为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的图片让喜欢水上运动的德国观众频频驻足观看。连续两天在现场看到一位特殊的观众。他是德国曼海姆市前常务副市长诺伯特?艾格博士。他到青岛不下百次。开幕当天,他应邀上台致辞。只听他充满感情地说:曼海姆和青岛是友好城市,青岛有美丽的啤酒博物馆,有良好的水上运动场地,很适合大家去度假。不少德国观众频频点头。看来,艾格深知,享有世界“度假冠*”的德国人现在已不满足于到中国只看历史文化,而是也渴望像到其他国家一样进行纯粹休闲式的旅游。而休闲旅游恰可给青岛带来新的商机,艾格“现身说法”,自愿为青岛做了一次“活广告”。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仲伟说,此次中方参加柏林亚太周,很好地切合了活动主题,青岛在对外介绍时也很有创意,在展示中国国家形象中发挥了良好作用。(人民柏林9月9日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