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叶和平通讯员张开平段勇
在整洁幽静的咸宁市社会福利中心,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府依法收养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孤老残障人员或孤残儿童或未成年救助人员。他们在这里得到了人间的大爱,得到了温暖和真情!平日里,总有一位气质高雅、形象靓丽的女“管家”会随时走进他们中间,一边嘘寒问暖,问他们开不开心,一边整理他们的衣服,查看他们指甲剪了没有……在他们灿烂的笑容中,饱含着被收养人员亲切地称之为“张院长”、“张妈妈”的浓浓爱心,她,就是咸宁市儿童福利中心副院长、市“巾帼建功标兵”、多次被市民*局、市人社局评为先进个人——张美兰。
张美兰,年出生,年随*参加工作,在内蒙古乌拉特民*局工作,年随丈夫转业调入市社会福利院工作,现任咸宁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参加工作29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人间大爱,把整个青春年华和满腔热情奉献给社会福利事业,撑起了人世间最亮丽的天空,营造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情怀,展现了最美民*人的熠熠风采。
“我要贴心服务好大家”
年10月,40岁的她走进咸宁a市社会福利院大门时,呈现在眼前的是由一些痴、呆、傻的肢残和智残组成的一个弱势群体,看到他们佝偻的身躯,呆滞的目光和表情,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同情,但更多的是失落。曾经在优越的机关工作,如今看到基层这个状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她茫然,真不该从何做起,但是经过短暂的接触,渐渐地改变了她的看法,他们虽然不是健全人,但是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当她看到入院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无儿无女,在心里对家有强烈的渴望;看到孤残儿童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神时,她落泪了。她暗暗下定决心,要让这些不幸的人在这里感受到*和*府的温暖,感受到人间有真情、有大爱。工作中,她一面虚心向前辈们学习请教护理经验,一面积极参加网络学习,系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标准,摸索总结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三不怕”,用自己的热心、细心、爱心,换来收养人员的安心、开心、舒心,“三心换三心”工作模式很快在全院得到推广。
“我就是你们的亲人”
这是张美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福利院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入院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无儿无女,在心里对家有强烈的渴望。她将多名老人的照片按生辰顺序排列,主动与老人沟通生活需求,精心为每一位老人准备寿宴;有些老人也像小孩子一样,生病不按时用药、康复训练不积极参与、吃饭不按时等,她总是耐心细致地提醒督促;有的老人起床后不叠被子,有的老人大热天不洗澡,有的老人爱打赤脚或卷裤腿,她总是严肃起来监督他们,管中有情,严中有爱。
在福利院工作11年来,张美兰始终以院为家,视老人为亲人。院里有位岁的康龙英老婆婆自年12月入院来,因患病半身瘫痪,大小便都拉在床上,她不怕脏、不怕累,时时刻刻守在老人身边,给老人擦洗喂食,从不叫一声苦。特别是老人想吃家乡的小米粥时,她从家里煮好后,并一勺一勺去喂给老人吃。年5月的一天,在为老人喂食时,老人突然去世,张美兰积极为老人处理后事。老人的儿子一个劲地说:“张院长就是自己的亲人,为自己的母亲尽了孝道!让自己母亲幸福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
年10月,她担任咸宁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主持咸宁市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工作)后,依然坚持亲力亲为,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给残疾人翻身、喂饭、换衣服,对待严重智障患者更是倍加细心,定时查看他们的大小便,即使一天尿湿几条裤子,她和同事们也是和颜悦色地给他们换洗。她经常组织收养人员开展户外活动,始终保持环境舒适;每逢传统节日,都要与护理对象们一起联欢,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在病员身体不适时,安排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家的温暖。为了精准服务于每个儿童,做好“养、治、教、康”工作,去年5月份,她带领5名因肢体残疾或患有自闭症医院去确诊,详细掌握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回来后结合实际,进行养治,让他们减少痛苦,做到有病早发现,有病早治疗。
她还经常跟病员交朋友,谈心事,病员遇到不开心,受到委屈都会给她诉说。去年11月30日,山东籍13岁青年徐林是个叛逆少年,来咸宁会网友,在街上流浪乞讨,在民警将其送来后,其手脚都冻破了,她对他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经过思想开导,并为其买来了换洗的衣服、零食等,积极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答应让其家人来咸接他。当其家人看到徐林在这里情绪稳定转变很快时,对张院长万分感激。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她总是把每一位收养人员当作自己的亲人,精心呵护,悉心照顾。当每次听到收养人员甜甜的呼唤“小张或院长妈妈”时,她就有一种被依赖被信任的成就感!她深深的感触到,她已经离不开这些收养人员了。
“我辛苦,我也快乐!”
去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来,张美兰同志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参加了咸宁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队,成为后勤保障专班一员,每天坚守在福利院防疫一线,面对的是危险繁重工作、复杂街面巡查环境,选择的是严格执行命令、高度负责态度、认真细致完成救助工作。
在1月24日,她还草拟了《关于咸宁市社会福利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及《关于进步加强咸宁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成为全省第一家开启“全封闭式”管理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民*救助机构,有力阻断了疫情向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及救助对象等弱势群体蔓延的可能。面对防控物资紧缺,她积极联系上级单位及韩红基金会等社会爱心团体,?为市社会福利中心余名孤寡老人及20多名孤残儿童、救助对象争取捐赠口罩多个、84消*液20箱、新鲜蔬菜、猪肉2吨多,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咸宁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正常运转。
自抗击疫情以来,张美兰坚守住一方“战场”,?舍小家、为大家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据了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张美兰同志的丈夫是咸宁市公安局温泉分一名民警,?也在一线参加疫情防控。他们夫妻二人都各自坚守在阻击疫情的岗位上,儿子在部队保家卫国,儿媳还在月子里,偏偏疫情期间家无人照顾。为了孙子安全考虑,于是她和丈夫商量者每天轮流买菜送回家,他们就地住单位坚持值班值守,确保全院广大职工和老人、孤残儿童的生命安全,实现了无一例疑似、无一例确诊、无一例死亡的疫情防控“三无”工作目标。
当记者采访她时,干了这么多年,有什么体会和感受时?张美兰说得最多的是:“我已经离不开这里了,这里就是我的家!同时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多